“道技相融、育训一体”——打通非遗传承人才成长发展通道
“如何将黄酒非遗传承教育有机融入高职教育体系,使黄酒非遗世代相传,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。”毛建卫说,而这一课题又面临着三大主要问题:一是黄酒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中技艺传授与文化传承一体化推进欠缺;二是学历培养与职业培训一体化设计缺乏;三是产教融合促进“三教”一体化改革滞后。
为此,黄酒学院开出了三剂“良方”。一是“道技相融、守正创新”全方面融合,全面提升传承人社会责任、匠心精神、人文情怀、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。黄酒学院把国家非遗绍兴黄酒酿制技艺蕴含的优秀之“道”融入教学过程中,构建了以“4种精神+12个核心观念”为基本内涵的“黄酒之道”课程体系,编制了“黄酒之道”融入的课程标准,精选了“道技融合”的教学内容和合编教材;把职业教育树人之“道”与非遗之“道”融合创新,以课程思政形式拓展了“道”的内涵;探索实践“非遗+文创”“非遗+数字”,进行教学项目研发、工艺创新、专业拓展等,提升传承人才创新能力,赋予非遗创新发展的科学性和时代性。
二是“育训并举、终身成长”全过程推进,全面打通黄酒非遗传承人才成长发展通道。开展“招生即招工、入校即入厂、校企联合培养”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,实施“三元”对象(学生+学徒+学员)和“三元”场所(学校场+工作场+社会场)全过程工学结合培养,将学习内容融入实际运用场景,实施课程项目与企业项目对接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、学生作品与企业产品对接等。打破在校学历教育与在职职业培训之间的“藩篱”,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一体化培养。建立与学历教育相衔接的高级工、技师、高级技师、工程师、大师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体系,搭建非遗传承人全职业周期成长发展阶梯,助推非遗人才终身成长。“学生、学徒、学员在课堂与基地之间交替学习,实现了原汁原味的活态传承。”黄酒学院院长祝良荣教授说。
三是“产教融合、‘三教’并进”全方位推动,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政校行企联合成立黄酒产业产教融合联盟,由40余家单位组成理事会,形成联盟各方产教要素双向转化纽带,校企合作组建“三元”师资(大师+教师+工程师),由大国工匠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、国家级技能大师、中国酿酒大师领衔,国家级资深评委、中国酒业协会黄酒技术委员会委员、国家级料酒评委、国家一级酿酒师、国家一级品酒师、教授、博士等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师资组成并全员参与授课及实训,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、职业技能认证标准,共建实验实训室,在合作企业建立“教师和学生流动站”;校企合作共同编著出版全国首套且唯一的酿酒技术专业(黄酒类)教材,填补国内高校黄酒专业全套教材的空白,编写黄酒的《酿酒师》《品酒师》等系列培训教材;共同开发“黄酒技艺”“黄酒文化”非遗教学资源库,建设了一批优质数字资源。开放全国高职院校非遗传承教学示范基地、中国酒业协会黄酒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6个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,以及国家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,把优质教学资源和优质技术创新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。联盟内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又能提供学生(学员)生物工程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升学通道,与联盟内的中专学校酿酒专业开展了“3+2”一体化人才培养,有效建立了黄酒非遗传承人“中高本硕”育人体系。“产教融合促进教师、教学、教材一体化改革,才能使我们的人才培养遵循‘传承人长周期成长规律’‘黄酒酿制时令节气规律’和‘传承人认定标准规律’。”祝良荣说。

2022年3月15日,绍兴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、绍兴市黄酒行业协会会长徐明光一行莅临学校考察指导,参观黄酒酿造实训基地。